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 B...

下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C<A<B

B.欲除去A中含有的少量B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C.t1A的饱和溶液70 g,先升温至t2再加入20g A,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A

 

C 【解析】 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A、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 < B < C,故A不正确; B、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则欲除去A中含有的少量B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B不正确; C、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A的饱和溶液70 g,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水的质量为,升温至t2℃,再加入20g A,则溶质质量为,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50g水中最多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A物质的质量为40g,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温后,A、B的溶解度减小,A、B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C是不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t1℃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A,故D不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下表是四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和部分物质的化学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化学式

NO

CO

?

N2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O2

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

头孢氨苄(其化学式为C16H17N3O4S,相对分子质量为347)对抑制新冠病毒有较好的疗效。下列有关头孢氨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头孢氨苄属于有机化合物

B.头孢氨苄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6:3

C.一个头孢氨苄分子中含有41个原子

D.头孢氨苄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查看答案

钒是发展现代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下图所示为钒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部分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钒是一种金属元素

B.钒与钾、钙、钪、钛位于同一族

C.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D.钒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查看答案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科能力。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①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③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催化剂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⑤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④⑤

 

查看答案

化学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刻开灯开窗关紧阀门

B.为避免环境污染可以把化工厂建在深圳茅洲河的下游

C.给自行车链条涂油、车身刷漆都是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防止生锈

D.开窗通风、戴口單、“84消毒液消毒等过程中均未发生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