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点燃酒精灯
C.铁丝燃烧 D.测溶液的pH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干冰 B.水银 C.氯化钠 D.金刚石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氮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冰块融化 C.食物腐烂 D.酒精挥发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长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碳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氢氧化铝可溶于NaOH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自热米饭”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溶液,滤液变红,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看到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碳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物质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物质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碳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_______。
[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
向滤液B中滴加NaOH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无色溶液E。
[实验结论]不溶物D是______,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正确。
[原理探究]小吴利用下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向锥形瓶A中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__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发热包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碳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原理。
[拓展活动]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有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