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CuSO4、Na2CO3、CaCO...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CuSO4Na2CO3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A

②在无色溶液 A 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 B 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 C 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20g

③在 20g 白色沉淀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 B 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

B.无色溶液 B 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 4.4g

D.白色粉末中不含CaCO3CuSO4Na2SO4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钙、硫酸铜;由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g,在20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说明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的混合物,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是过量的,所以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B中含有氯离子,但是加入的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不会影响实验现象,所以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A、通过推导可知,加入的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白色粉末中不一定含有氯化钠,说法错误; B、通过推导可知,无色溶液B中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说法错误; C、通过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4.4克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钡19.7g<20g,说法正确; D、通过推导可知,白色粉末中含有硫酸钠,说法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三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1

鉴别试剂2

鉴别试剂3

A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氧化铜

B

氯化铵和氯化钙

硝酸银溶液

熟石灰

碳酸钠溶液

C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熟石灰

硝酸铜溶液

D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燃着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B.在稀盐酸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在燃着的CO火焰上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O2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C.用酚酞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烧碱溶液

D.Na2CO3溶液和CaOH2溶液制备少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硫酸亚铁、氯化钾、硫酸钠

B. 硝酸银、硝酸钾、氯化钠

C. 硫酸、氯化钠、硝酸钡

D. 氯化镁、硝酸钠、硫酸钾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钙元素的含量(假设石灰石中除CaCO3含钙元素外,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4等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数据如下:

 

1

2

3

4

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37.8

55.6

74.5

94.5

 

 

1)充分反应后共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样品中含CaCO3的质量_______(列化学方程计算)。

3)该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