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

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所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曲线上B点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用符号表示)。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___

A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氢氧化钠(或NaOH)溶液 (全对给分) C 【解析】 (1)由随着溶液的加入,至过量,最后溶液pH大于7,所以加入的为碱(或者根据起点处pH小于7,可知原溶液为酸),所以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或NaOH)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点是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钠,对应的离子为:。 (4)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判断是否利用中和反应就是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硫酸铜不属于酸,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氧化钙和水的反应,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 D、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不是碱,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1)人类需要清新的空气。含量过多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

2)人类需要洁净的水。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人类需要清洁的能源。天然气是常见的家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

4)关于垃圾分类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废旧电池不可填埋焚烧,要单独处理

B 包装纸、塑料、玻璃、织物等垃圾是可回收物

C 速冻饺子的包装袋属于厨余垃圾

D 剩饭菜和瓜果壳等生物性垃圾适于生化处理或堆肥

 

查看答案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为回收资源和防止污染,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废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⑤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⑤ D.②④

 

查看答案

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0g,分别加入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图乙中烧杯内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图丙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a中混有少量b,可将其溶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以提纯a

 

查看答案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A烧杯中加入酚酞溶液,B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并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

稍后,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氨分子很小并且在不断运动

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OH反应

C

向某白色粉末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白色粉末消失,产生气泡

白色粉末一定是Na2CO3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中含氢元素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吸收废气中的SO2,部分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流程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CO2制取 NaHCO3,符合低碳理念

C.饱和食盐水中的NaCl没有参与反应 D.CaSO4和煤灰制水泥,实现废物再利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