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广泛用于抗击“新冠”病毒的医院、学校等场所消毒。工业生产“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如图,试计算生产一桶消毒液(含NaClO的质量分数为10% ),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问题一]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碳;
猜想2:可能是氢气。
同学们作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_________ | 猜想1错误 |
将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 ________ | 猜想2正确 |
[问题二 ]镁条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它们受热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Mg(OH)2;
乙同学猜想:是MgCO3;
丙同学猜想: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取白色不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小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 出丙同学的猜想正确。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问题三 ]镁条与碳酸钠溶 液反应快速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镁条与水能缓慢反应生成H2。
[作出猜想]可能是Na+、CO32-、OH-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进行实验]按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发现只有A中产生气泡较快,而B、C中产生气泡很缓慢。
(1)该实验说明是_____________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2)C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研究小组以“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佳条件”为课题并进行实验验证。
[查阅资料]
①MnO2、FeCl3、KI都可以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进行实验]
连接仪器,___________;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MnO2、FeCl3、KI分别放在耐压的密闭容器中,用气压传感器测量并采集数据:
实验号 | 因素 | 曲线斜率 | ||
催化剂种类 | 催化剂用量(g) | 过氧化氢浓度 | ||
1 | MnO2 | 0.1 | 5% | 0.383 |
2 | 0.3 | 8% | 6.367 | |
3 | 0.6 | 10% | 18.233 | |
4 | FeCl3 | 0.6 | 10% | 0.099 |
5 | KI | 0.6 | 10% | 0.163 |
[现象与结论] (1)写出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排序是____________。
(3)实验3观察到瓶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其他实验组中未见到白雾。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为____________(填实验号)。
[验证实验]实验小组同学,不采用气压传感器和数字传感器,而是取来150mL集气瓶、水槽、秒表等,重复进行上述实验,通过____________的测试,从而验证结论是否适合实际操作。
[交流与反思]若用下图仪器作为气体发生装置,请从安全角度说出.上述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________(写1条)
锌钡白是硫化锌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广泛用于塑料及油漆、油墨的白色颜料。下面是用炉甘石制锌钡白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填一种化学式即可); BaS读作_______。
(2)写出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③处反应只生成两种沉淀,则反应类型为_____。
(4)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
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固体粉末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用A装置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达到随时控制反应开始和停止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通入;用B装置来验证CO2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
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形成亚硫酸。小明设计如图实验验证“SO2的水溶液呈酸性”。他先向甲装置中通入SO2,发现干燥的纸花不变色,然后滴入水,纸花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乙装置吸收多余的SO2,应将bc相连
C.实验证明水、SO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D.烧杯中反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