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核安全的思考。请问为核能利用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纪录片《大国崛起》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分别是(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电灯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研制内燃机、发明汽车          D.提出相对论、研制原子弹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法律性质文件体现了这些主张?(5分)

(2)依据材料二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1分)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1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与日、俄两国是通过哪两种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1分)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两次政治运动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1分)

 

查看答案

(10分)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请仔细阅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请按顺序分别指出上述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2)请列举一例与图一同一性质的企业名称。(1分)图二所反映的事件高举哪两面大旗?(1分)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图四所反映的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3)若将这些事件归类划分为两个学习主题,这两个主题应该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9分)下列是我国古代改革的相关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国)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富国强兵。

材料二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汉  姓

长孙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场改革的内容?(1分)这场改革成就了谁的霸业?(1分)

(2)材料二所述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哪一国?(1分)法令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一项是什么?(1分)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影响深远的一项内容是什么?(1分)

(3)材料三是南北朝时期的什么改革?(1分)这次改革中将皇族改姓什么?(1分)改革有何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分)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②达尔文——进化论

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