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中“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2)你认为太宗皇帝是通过完善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该制度最终废除于何时?(2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学校任教。

(3)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该事件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四  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下,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思想活跃的教授。北大各种社团、刊物风起云涌,对全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为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4)材料中所提到的几位教授是当时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是指什么运动?(2分)

材料五   新华社北京2011年2月2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或启示?(1分)

 

(1)孔子,百家争鸣。(2分) (2)科举制度,1905年。(2分) (3)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 (4)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分,次序颠倒不给分) (5)要吸收和继承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由材料一、二得出);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由材料三得出);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道,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由材料三、四得出);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由材料五得出)。(以上答出1点即可得1分,其他若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今中外教育的发展。材料中“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材料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百家争鸣。太宗皇帝是通过完善科举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的,科举制度最终废除于1905年。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明治维新期间,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材料四中所提到的几位教授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感想:要吸收和继承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道,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由此你能得到的认识是(    )

A.“冷战”局面还在继续             B.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      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战争的唯一根源

 

查看答案

小红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法西斯逆流在欧洲、亚洲泛滥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D.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代”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查看答案

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李明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巴比伦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代希腊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