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学确定学习主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对“列...

科学确定学习主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再认识。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0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0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中“170年前”、“150年前”、“110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3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1分)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请举两例说明。(2分)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1分)

(3)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1分)

 

(1)鸦片战争(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分)、八国联军侵略战争(1分)。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列出两例即可,每例1分,共2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意思相近都可以,1分) (3)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具有因果关系;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材料中“170年前”、“150年前”、“110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略战争,这三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包括: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这些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具有因果关系;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

C.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D.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的小论文,在收集史料时他不需选用的是

A.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          B.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

C.纳塞尔领导的埃及独立运动          D.卡斯特罗推翻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

 

查看答案

捷克人至今对慕尼黑会议记忆犹新。下列对该会议评述错误的是

A.为欧洲赢得持久和平                B.是绥靖政策的产物

C.反映了大国强权政治                D.牺牲了捷克的利益

 

查看答案

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

国  家

苏联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年均增长率

24.3%

17%

9.4%

7.1%

4.3%

3%

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体制    ④1861年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导致俄国农民出现以上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1861年改革

C.俄国十月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