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一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杀掉这么多的俘虏。但是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酷了。……七千人的生命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位当事人的回忆最可能指证的历史是
A.日军攻陷上海 B.日军实施细菌战
C.日军屠城南京 D.日军占领台儿庄
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A.首先爆发于“六朝古都”南京 B.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49年2月人名解 放军全副武装通过东交民巷时,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胜利的中国人民摆脱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瑷珲条约》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启迪了二十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它指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师夷长技 D.民主科学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焚书坑儒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