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题(12分)
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做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的路线?(3分)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书》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1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
(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2分)
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十一二世纪,西欧城市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起初,琅城市民用巨款向城主赎买了自治权,但城主挥霍掉赎金后,背信弃义地取消了城市自治权。被激怒的市民拿起武器,进行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后来,从市民阶层中分化出富裕市民和银行家,这些人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1分)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1分)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5)材料二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6)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1分)
活动实践题:(3分)
结合图示,想一想可以从哪里寻找历史?如果你找到了寻找历史的途径,请按例子的样式,在黑框中写出途径名,并用直线与主题框连起来,看谁寻找的途径多。如果黑框不够用,请你自己来画框。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说说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有何异同。(5分)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位于
A.黄淮平原 B.渭河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