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四、“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五、“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尽取膏腴是此河。”
材料六: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分)
(2)此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分)
(3)请说出这条“河”的南北起止点。(2分)
(4)除该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2分)
(5)从材料六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2分)
(6)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3分)
析图题(15分)
如图,观察下列两图,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他”是谁?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3分)
(2)图二中的“他”是谁?我国古代称什么地方叫“天竺”? 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4分)
(3)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2分)
(4)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2分)
(5)图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分)
(6)图一、二中两人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2分)
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T],错误的[F]。共10分)
(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秦朝。
( )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唐朝实行的。
( )3、“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
( )4、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 )5、1271年,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丝绸之路是闻名世界的交通要道。这主要是指它( )
A.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C.使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往来 D.使中华文明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以下关于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历史上很早就和中国往来,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技术
B.日本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唐朝强盛之时
C.日本是一个不善于吸收外来民族科技文化的国家
D.日本是一个岛国,与中国隔海相望,国内资源缺乏
关于中古亚欧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封建制度的确立
B.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着西欧思想文化,居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
C.查理·马特实行采邑制
D.15世纪前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