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目的是( )
A.赔款2100 万元 B.割香港岛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斤鸦片。“他”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傜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死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的处治。
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六合”指的是哪六国?(8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
(3)材料四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什么?此人后来有什么壮举?(6分)
(4)材料二、三与材料四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3分)
(5)对于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的评价如何?(友情提醒:从功过两方面回答。)(5分)
材料一: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4分)
(2)商鞅当时在哪国变法,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4分)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
请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6分)
(2)指出材料三中 孔子的主要观点。(2分)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阅读下列材料: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地上有铁路联系各地,好比人身上有血脉流通一样,手脚灵活,脑瓜敏捷……没有修筑铁路的国家,就好比中风麻痹的病人,半个身体不能动,行动不灵便。这样,如果外国人入侵,各地互相无法救援,只能任凭其欺侮凌辱,无法抵御。
请回答:
1.在这段话中,郑观应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反映了中国人在哪方面已经发生变化?
2.此材料体现了铁路在哪方面的重要作用?
3.清政府有了自己的铁路,也没能抵挡住外国的侵略,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