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本题9分)主题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

(本题9分)主题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地点:沈阳)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二(地点:北平)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1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4)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当今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分)

 

(1)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2)影响:鼓舞(激发、调动)了中国人民抗日热情(斗志)。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全民族团结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4)主要因素: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 (5)正确态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相关文字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与沈阳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有九一八事变,日军炮轰沈阳城;与北平有关的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南京大屠杀。 (2)《黄河大合唱》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热情和决心。 (3)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有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平型关大捷”;有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有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等等。 (4)根据材料三“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可知,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历史认知的问题和现实的领土争端。 (5)本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也可以从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等方面去思考。 考点:本题考查中日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

团结合作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 期

时 间

标   志

影       响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

1927

1924.1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战争

1927~

1937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

1945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光复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

1949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1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被日本侵占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分)

争端再起

(2)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1分)列举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2分)

感悟历史

(3)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产生的影响等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是近代史上中西方冲突的第一件事,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因通商上的隔阂深了,借烧烟而爆发的,实则通商上种种的症结,郁而必发,烧烟特其导火线耳。其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一} 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三}进出口税,则秉公议定。{五} 割香港岛。

材料二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三  在中西方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遭受了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烧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 分)根据材料一内容推断,“江宁”是今天的哪座城市?( 1 分) 材料一签订的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材料二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材料三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4分)

(4)根据材料四问答,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指什么?(1 分)

(5)对于材料三和材料四探索的不同结果,你有何感悟(1分)

 

查看答案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你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查看答案

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南京!》 ②《南昌起义》 ③《西安事变》 ④《挺进中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