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题目中的A项标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事件,B项,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时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C项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人物的事件,D项是标志新时期确定改革开放的历史事件,本题选B。 考点:三大改造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

 

查看答案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3分)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3分)

(4)新政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会议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会议”指的是       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          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分)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                         ,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会议”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其实现转折的关键是都坚持了党的哪一思想路线?(1分)

 

查看答案

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B.联合国作用加强

C.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机器的广泛使用                        B.电力的广泛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