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霸的?(3分)

(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2分)

(3)材料二中“卫鞅”指谁?(1分)他的主张属于当时哪一思想流派?(1分)反映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要求?(1分)

(4)概括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5)卫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4分)

(6)从以上的问答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1分)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1分)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1分) (2)通过改革,使齐国实现国富兵强。(2分) (3)商鞅(1分)       法家(1分)      地主阶级(1分)  (4)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出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6)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齐桓公终于当上了霸主。 (2)材料一中的“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指通过管仲改革,齐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惠及于民。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卫鞅”指商鞅,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4)根据所学知识,本题把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即可。 (5)根据所学知识,答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即可。 (6)通过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认识到: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考点: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于何地?(2分)

(2) 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2分) 有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二中“伯禹”是谁?(1分)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3分)

 

查看答案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解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军队,楚军过了漳河后只保留了三天的军粮,将随身携带的铁锅砸破,把船凿沉,并烧掉了军营。描写这一事件的成语是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破釜沉舟         D.负荆请罪

 

查看答案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涿鹿之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读表格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1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1+3,4分)

(2)材料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结束是在何时?(1+1,2分)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2: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语能比。---《马可·波罗行纪》

(1)材料1中的“至元八年”是指       年,“弱宋”是指      。“遂一天下”是灭了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1+1+1,3分)

(2)元朝疆域辽阔,忽必烈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地方和中央分别设立了什么?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何时?当时的“琉球”是指今天的哪里?(1+2+1+1,5分)

(3)材料2中的“此城”是指      即今天的北京,马可·波罗是哪国人?《马可·波罗行纪》对西方人有何影响?(1+1+1,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