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促进发展】(5分)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

【改革促进发展】(5分)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改革家。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列宁               图二:罗斯福            图三:邓小平

图一中的政治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政策名称是什么?(1分)

图二中的人物进行了什么改革?其改革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最大的创新是什么?(3分)

图三中的人物在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其中在农村的改革采取了什么形式?(1分)

 

(1)新经济政策(1分) (2)罗斯福新政(1分) 对工业的调整(1分)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20世纪历史人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图片一列宁,根据所学知识,列宁在面临俄国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阅读图片二,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罗斯福新政。改革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最大创新是国家干预经济。 (3)阅读图三,邓小平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考点:列宁,罗斯福,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强执政党建设】(7分)

2012年11月8日~l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的方向,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是什么地点召开的?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分)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召开的具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哪两次?(2分)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和正确的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2分)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1分)

 

查看答案

【捍卫国家主权】(6分)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2000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中日两国长达2000多年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2012年9月,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闹剧,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作为中学生,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1)请举一例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史实。(1分)

(2)元末明初,日本倭寇在我东南沿海烧杀掳掠,明政府派往浙东沿海抗倭的年轻将领是谁?(1分)

(3)日本发动和参与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至少写出两场战争2分)

(4)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1分)

(5)“2000年友好,50年对立”的中日关系,证明了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作为两国政府,应该领先而不称霸,强盛而不扩张;领先不忘睦邻,强盛更要友邦。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应怎么做?(1分)

 

查看答案

【巩固封建统治】(5分)

(1)请列举秦朝、西汉、明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

(2)清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做了很多努力,请从平定叛乱、反抗外来侵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三个方面各列举一例。(3分)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表现的是(    )

A.1995年1月1日世贸成立

B.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百万多家

C.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消失,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D.中国海尔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美国             B.德国             C.欧盟             D.日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