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的含义是指(   )

A.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

B.受外商企业刺激

C.产生于近代

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从“自强”到“求富”史实的识记。近代化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工业化在生产技术上突出表现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一子目从“自强”到“求富”中的内容:“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可知,故选A。 考点:从“自强”到“求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次(    )

A.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失败了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19世纪中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种新思想。19世纪60~90年代,中国为“师夷长技”而进行的一场运动是(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这个人物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查看答案

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企业

B.鼓励私人办企业

C.辅助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统治

D.与官办企业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