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三“废除‘二十一条’。”

请完成:

(1)上面的三个口号是在什么事件中提出的?

(2)哪一个口号最能说明该事件的性质?

(3)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物?

(4)该事件最后取得了哪些初步的胜利?

 

(1)五四爱国运动。 (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说明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 (3)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4)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风雷史实的识记。第(1)问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伟大的开端,第一子目五四风雷中的内容:“‘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声响彻云霄。”可知,这些口号是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在这三个口号中,只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既表达了反帝又表达了反封建的性质。第(3)问依据“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样、陆宗舆三人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可知,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指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第(4)问结合教材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考点:五四风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推翻封建军阀统治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查看答案

在历史知识竞赛课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李明就知道了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翻开历史书籍时看到一张图片,其中有一群人手持旗帜游行,旗帜上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护法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卅运动

 

查看答案

“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的人民得解放。”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请你算一算今年(2008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

A.82周年                              B.83周年

C.84周年                               D.87周年

 

查看答案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①中国革命的敌人出现了新的变化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③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

④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