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

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

请完成:

(1)这份电令是蒋介石下达给谁的?

(2)电令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3)这份电令产生了什么后果?

(4)你对蒋介石的这份电令有何感想?

 

(1)张学良。 (2)九一八事变。 (3)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人日寇之手。 (4)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蒋介石从其阶级利益出发,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这一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亡,加剧了民族危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史实的识记。第(1)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一子目九一八事变中的内容:“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东北边防军司令张学良把部队撤到山海关内。”可知,这份电令是蒋介石下达给张学良的。第(2)问依据“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可知,电令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九一八事变。第(3)问依据“日军一天之内就占领东北地区大小城市20多座。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敌手。”可知,这份电令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人日寇之手。第(4)问从电令内容来看,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蒋介石从其阶级利益出发,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这一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亡,加剧了民族危机。 考点:九一八事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

A.抓住了共产党的老对头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查看答案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查看答案

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

A.中国国民党                           B.“兵谏”部队

C.中国共产党                           D.中华民族

 

查看答案

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不包括(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秦邦宪

 

查看答案

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