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巨幅画《 》,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

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巨幅画《             》,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愚公移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众志成城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第三子目众志成城中的内容:“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巨幅画《愚公移山》,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可知,故填愚公移山。 考点:众志成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冼星海创作的音乐作品《           》,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查看答案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       ,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

 

查看答案

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         大败日军,消灭日军1万多人。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首历史上的流行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请完成:

(1)“我”为什么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不得不到处流浪?

(2)任举两件反映日本在东北实行残暴殖民统治的史实。

(3)该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据此谈谈你对历史(社会)事变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

请完成:

(1)这份电令是蒋介石下达给谁的?

(2)电令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3)这份电令产生了什么后果?

(4)你对蒋介石的这份电令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