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年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统计表》。数据变化的原因在于 项 ...

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年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统计表》。数据变化的原因在于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①中共八大召开  ②大跃进的开展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自然灾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年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统计表》,粮棉油生猪产量大幅下降,其原因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我国出现了严重的失误,1958年轻率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根据所学知识,“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练钢铁运动,表现在农业上就是虚报农作物产量,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②③④ 符合题意,①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本题选C。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中国(1952年)

印度(1950年)

美国(1950年)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B.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C.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D.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查看答案

关于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④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第一届全国人大“…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此处所说的“里程碑”是指

A.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B.选举出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于201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代表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上述状况开始改变于

A.新中国成立时      B.一五计划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