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2010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再次聚集三农,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政策回顾:

(1)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______。(1分)

(2)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2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 。(1分)

分析对比:

(4) 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1分)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1分)

历史认识:

(6)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分)

 

(1)社会主义改造。(1分) (2)大跃进运动(1分)、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分) (5)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分) (6)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遵循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等。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颁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并决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2)根据所学知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误,其中的失误是1958年轻率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3)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过率先在农村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它极大挫伤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根据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6)综上所述,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经济政策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启示我们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一定要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遵循经济规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考点: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到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在近代落伍的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一“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表达了怎样深刻的意义?(2分)

(3)材料二中这首歌曾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唱,你知道它和哪一件事件有关吗?(1分)

(4)材料二中“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今年是该事件结束多少周年的纪念?(2分)

 

查看答案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许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51年、1953年

C.1949年、1956年                      D.1953年、1957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请回答: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1分)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该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2)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材料二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了一项什么样的运动?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2分)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3分)

(3)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4)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至少2项)。(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