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江南开发】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南宋《陆游集》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

 

(1)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能说出其中任何一项变化,体现发展、开发即可) (2)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能说出其中一点或其他意思相近的皆可) (3)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须答出其中或其他言之成理的两个要点,北方人口南迁为必答点) 【解析】 试题分析:本体考察学生对经济中心南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解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汉到南朝发生的变化是:从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能说出其中任何一项变化,体现发展、开发即可) (2)从材料三的“实仰东南财赋和苏湖熟,天下足”得出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能说出其中一点或其他意思相近的皆可) (3)根据所学知识,江南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须答出其中或其他言之成理的两个要点,北方人口南迁为必答点) 考点:就江南经济重心的南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思想?唐太宗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针对两则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唐太宗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主要条款是:一、南宋称臣于金,并且要“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国的唐,邓二州皆属金国。三、南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有个读书人,在监安一家旅店题诗讽刺当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中国历史》第二册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中,你可看出辽、宋、金之间关系怎样?

(2)一向以正统自居的宋朝为什么送给别人如此丰厚的岁币,还甘心低头称臣呢?

(3)根据上述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查看答案

列举唐太宗时三个名臣。(6分)

 

查看答案

列举被唐政府正式册封的三个少数民族。(6分)

 

查看答案

列举唐时三个著名的诗人。(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