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2分)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个 “人”指谁?(2分)当时有名的宰相

“房谋杜断”分别指哪两个人?(4分)

 

(1)是唐太宗 (2)这个人是魏征 ,房是房玄龄, 杜是杜如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代政治得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唐建立之初,唐太宗总结隋灭亡的教训,说出了这段话。 (2)根据所学知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个 “人”指魏征,房是房玄龄,杜是杜如晦。被世人称为房谋杜断。 考点:唐代政治的得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举题(8分)

1.列举隋唐时期著名的画家及作品(4分)

2.列举建立下列政权的少数民族(4分)

辽:            西夏:           金:          元:             

 

查看答案

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查看答案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元朝时形成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回族            C.蒙古族          D.白族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第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了《千年科举探幽》,这是央视强力打造的一部文化类专题片,拍摄时间长达一年,撷取中国最有科举辉煌历史的安徽休宁、四川阆中、上海嘉定、江苏南京四地作为主拍摄地,全方位展示地方人文与历史,凸显教育对民生的提升与改良。《千年科举探幽》带人们进入历史的时空,回眸千年科举历程,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利弊。请你结合此题片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结合史实说一说科举制的利与弊。(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对我国现代教育有哪些有益的借鉴?(4分)

 

查看答案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审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请你为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图名:(2分)                             ,围绕这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有何意义?(3分)

(2)材料二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三个国家分别是:

①(1分)              ,②(1分)              ,③(1分)              。

史实:(3分)

(3)材料三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3点)(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