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不灭的梦想,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始终动荡不安,在同一片土...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不灭的梦想,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始终动荡不安,在同一片土地上,如何和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德国《明镜》周刊21日称,哈马斯在最近的冲突中已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上千发火箭弹,即使以色列拥有先进的拦截系统,仍多次被击中。   —东方网2012年11月21日

材料三:综合消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包括哈马斯)已达成停火协议,协议于加沙当地时间21日21时(北京时间22日凌晨3时)开始生效。—中新网2012年11月22日电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后哪一地区的动荡不安?(2分)造成这一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地区的和平进程有何特点?(2分)

(3)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2分)

(4)你觉得应该如何有效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进程,尽快实现这一地区的和平?(3分)

五、活动探究题(12分)

 

(1)巴勒斯坦地区(或中东地区)(2分)。原因:西方大国的大国干预;主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等(任答三点,一点1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 (2)曲折反复,步履艰难。(2分),(言之有理即可)。 (3)后果只能是给双方人民带去更大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2分,言之有理即可。) (4)巴以双方都应作出让步;本着真正造福两国人民的目的,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问题;要和谈,要对话磋商,不要用武力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避免大国干预等。(3分,任意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解读图一巴以和解和图二巴勒斯坦示威群众遭以军袭击结合所学知识反映了战后巴勒斯坦地区(或中东地区)动荡不安,其原因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大国干预;主权问题;民族矛盾;宗教问题;领土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由于种种原因,中东问题的解决出现了曲折反复,步履艰难的情况。 (3)根据所学知识,巴以双方的极端势力的做饭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给双方人民带去了更大的灾难,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双方都收到伤害。 (4)根据理解,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进程,尽快实现这一地区的和平,学生只要能从巴以双方都应作出让步;本着真正造福两国人民的目的,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问题;要和谈,要对话磋商,不要用武力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避免大国干预等方面回答即可(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世界和平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2分)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新中国1952-1966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见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一例中国在时期I的取得的成就(1953-----1957年)(1分)。举出一例中国在时期II中国国防事业(1959-------196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3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 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2)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重大举措?(1分)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斯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材料四: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3)材料三中第九件大事“‘和谐世界’理念”你是怎样理解的?(1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依然存在看“不和谐”的因索,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4)依据材料三、四,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2分)

【强国党领导】

(5)综合上述探究,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党已为我们描绘了新时期的发展蓝图,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民用客机的“巨无霸”——空中客车A380即将面世。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还要大三分之一,其总装线在法国,而部件生产商则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把A380的大型部件从位于世界各地的工厂送到法国进行总装,中国南京金陵船厂还专门为此制造了巨型滚装船。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可持续发展;毒品、艾滋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国该如何应对这种趋势?(4分)

(2)材料二列出了人类要面临的共同问题,请针对一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两次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5年前在欧洲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2分)

(2)一战后,哪一体系的形成,建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17个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是在哪一年?(4分)

(3)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一战后以处治德国为中心的是什么会议?二战后期召开的有惩治德国的会议是什么?(4分)

(4)二战后西欧、东欧分别加入了什么军事政治集团?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临。英美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1)二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标志性事件(即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2分)

(2)“英美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4分)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议?(2分)

(4)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查看答案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因其高度的艺术水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它的作者是

A.罗曼·罗兰       B.肖洛霍夫          C.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D.高尔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