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

材料二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1940年7月)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造成当时中国“国势岌岌”局面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神圣抗战”主要是指抗战中的哪两次重要战役?这两次战役的地位各是什么?(4分)依据教材归纳两次战役的共同作用。(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1分)

 

(1)事件:九一八事变(1分) 影响: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日民族矛盾开上升为主要矛盾;是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始;为后来日本的全面侵华打下了伏笔。(1分,以上任意1点即可得分,其它准确表述亦可得分) (2)战役及地位: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抗战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4分)共同作用:鼓舞(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信心)。(1分) (3)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出自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状况可知,日本法西斯开始发动对中华民族的局部战争,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2)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有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平型关大捷、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等等。这些战役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勇气。 (3)根据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知,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龙头”,生产的线装书得到“国书”的美誉。                                 ——《扬州晚报》(2011年10月4日)

材料二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及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

(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一项科技发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项发明的历史

作用。(3分)

(3)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发明与材料一中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优点?(2分)

 

查看答案

今年4月18日,2013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暨国际盆景大会在东关街上的街南书屋开幕。“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A.李白             B.杜甫             C.张若虚           D.杜牧

 

查看答案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博也”此句是指

A.大运河开凿的理由                      B.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C.唐代对外交通发达                      D.元朝的漕运和海运

 

查看答案

近期,建设世界名城已经成为扬州全市人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扬州已有

A.近3000年历史    B.近2000年历史     C.近2500年历史     D.近1500年历史

 

查看答案

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如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