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时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 B.增设特务机构 C.迁都北京 D.设立军机处
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
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执已见。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任务一 梳理知识
知识点:铁农具 蒸汽机 机器 电机 电车 电灯 内燃机 汽车
(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7分)
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
按时间分类 |
按属性分类 |
||
知识点 |
时间 |
知识点 |
时间 |
①(1分)
|
春秋战国 |
铁农具 |
(1分) (答出生产工具的意思即可) |
蒸汽机 机器 |
②(1分)
|
(2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
科技创新、发明 |
③(2分)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机器 电车 电灯 汽车 |
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工具 |
任务二 解决问题
(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1分)?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4分)
甲: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乙: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同学们形成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1分)
任务三 思考感悟
(4)围绕这次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2分)
材料一:该法规定了各个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1分)为什么说该法令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2分)
(2)简述我国改革和开放的过程。(3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2分)
(3)为什么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2分)
(4)从两个成功的改革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