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2分)民生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压倒性的问题。中央将民生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

(12分)民生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压倒性的问题。中央将民生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1分)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建国纲领》

(2)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3分)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3)材料所述内容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罗斯福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分)

材料四   大型纪录片《百年中国》翔实地记录了一些历史片段,反映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

满分5 manfen5.com

(4)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请从表中任选一次变革进行评价。(4分)

 

(1)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1分)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民生主义不符合国情(3分)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兴办大量公共工程(以工代赈)(4分) (4)①1953年: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任选一次评价,意思相符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后注意吸取隋朝的教训,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革除了隋朝的统治弊政,注意任用贤臣、轻徭薄赋、以民为本,使得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较为稳定,被称为贞观之治。 (2)本小题考查的是旧中国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历史证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没有挽救中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要想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无法真正强大起来的。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民生主义不符合国情。 (3)本小题考查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美国第37届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有:①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对破产银行进行整顿,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对各大银行开业进行补助及贷款,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②调节工业生产, 监督生产,调整商业金融。规定工业产量、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③限制农业生产, 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销毁"过剩"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克服农业生产危机。④调节劳资关系,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禁止使用童工,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失业津贴和老年人年金,拨出大批款项兴办公共工程,为大量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购买力。“新政”使美国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保存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避免出现法西斯政权;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有利于美国无产阶级;“新政”用国家干预来调整经济生活,消除经济萧条和危机,大力加强国家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对以后美国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4)本小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生产关系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这些变革或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①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仅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严重地束缚的解放。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冬,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46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②人民公社化。实行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即一大二公。结果: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刮起一股“共产”风。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公社随便调用社员、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出现了剥夺农民的情况。按劳分配的原则遭到破坏,发生了严重的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冬,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逐步地解决当时所能认识到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一些重大问题。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面是对图1、图3信息的解读:

1: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由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3:1911年10月10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此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解读错误的是:

1                (1分),改正                。(1分)

3                (1分),改正                。(1分)

(2)如果把上述图片反映的四件大事列为一个学习主题,请拟出一个恰当的主题名称。(2分)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提示一:1995年1月1日成立,前身是关税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加入。提示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与上面两项提示相吻合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查看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印度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D.玻利瓦尔解放南美

 

查看答案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查看答案

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得益于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创建斯大林模式

C.俄国十月革命                      D实施新经济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