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美三国作为世界上举重轻重的大国,他们的“改革”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必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材料二: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这意味着变革。
——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
材料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2013年3月17日中国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其特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试举一例。(1分)“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苏联时期哪一政治经济体制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分)
(4)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1分)
(5)中、美、俄三国不仅注重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举一个历史上三国合作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例。(1分)
“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7分)
【薪火相传寻梦路】
(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4分)
在黄帝的故里新郑,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中国梦在这里开始了。在这个梦里面,有孔子的道义之梦,秦始皇、汉武帝的安全之梦、强国之梦,北魏孝文帝的开放之梦。唐朝是中国做梦做的最普及、最美丽的时代,特别灿烂,特别多元。
——摘编自2013年余秋雨的演讲《梦想开始的地方》
【民族复兴追梦路】
(2)下列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馆。根据下表提示或要求完成任务。(3分)
民族复兴追梦人 | 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
|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 | |
曲折的追梦历程 | 下列梦想各写一点 | |||
1911—1912年孙中山梦想的指导思想:⑤ | 1935年,毛泽东实现梦想的会议:⑥ |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是:⑦ |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7分)
探究一:制度篇
(1)商鞅变法开一代先河,请写出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措施。(1分)
探究二:人物篇
(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图像。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填字母,1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探究三:交往篇
(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探究四: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1分)
(5)写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苏轼的代表作及《窦娥冤》的作者。(2分)
探究五:改革篇
(6)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经济改革方面有何创新?(一例即可1分)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观点错误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国际资本流通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中国和苏东加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活力
D.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这是一起惨绝人寰的恐怖事件。我们对恐怖主义应采取的策略是
①加大禁毒力度 ②加大反恐力度
③保护有限资源 ④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是对农民的盘剥
B.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不允许土地买卖
C.美国罗斯福新政兴建水利工程,利于农业生产
D.苏俄政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