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3年是丝绸之路申遗最关键的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3年是丝绸之路申遗最关键的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路申遗文本已与今年1月正式提交给世界遗产中心。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开通是在我国哪个朝代?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2分)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河南的那两段运河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2分)

 

(1)汉代(或西汉)。(1分) 意义: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中西方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中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发展。(任答一点给1分) (2)名称:永济渠和通济渠。(1分)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任答一点给1分) (3)变化: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1分) 原因: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任答一点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的的准确识记,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之路开辟以后,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然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第(2)问,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结合图片及所学可以知道,隋朝大运河共分成四段,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其中流经河南的则是永济渠、通济渠;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从材料中的“两汉至唐代,中国……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南宋……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这些句子中可以得出中国的交通变化是::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原因可以从发生变化的朝代说起,从陆地到海上的交通变化主要是从南宋开始,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我国宋元时期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商业的繁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漫画以其形象直观和寓意深刻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下图漫画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呈现出两极格局的对峙 

B.实现了多极格局的平衡

C.建立了美国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查看答案

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华沙         B.斯大林格勒        

C.诺曼底         D.伦敦

 

查看答案

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突出的特点是

A.整顿银行    B.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对外贸易    D.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塑,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A.《人民宪章》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