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对下图所反映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通商口岸集中于沿海地区 B.英国侵略军曾进攻...

对下图所反映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通商口岸集中于沿海地区    B.英国侵略军曾进攻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准确识记,题干中的图片所示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宁波,据此结合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可以得出ABD均发生在鸦片战争过程中,而C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前的1839年,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了解法国、研究法国是更好推动中法关系健康发展的需要。请阅读以下关于法国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①1734年伏尔泰正式发表他第一部哲学和政治学专著《哲学通信》

②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③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④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

⑤1939年二战爆发

1940年法国成为德军占领区

1967年与其它五国成立欧洲共同体

(1)在以上大事年表中有哪些事件体现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只写序号即可)?(1分)并请具体说明。(1分)

(2)大事年表中的第④个事件和第个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1分)以上大事年表还缺失一些法国的重大事件,请你再补充一例。(1分)

(3)大事年表中的第个事件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这种趋势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查看答案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870年前后,刚刚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先后接见了来自日本与中国的两批使节。他看到的景象是“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求政治原理,谋求回国作根奉之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只问某厂的船炮造的如何、价值如何。”因此他预言:“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胜,中国败。”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

材料二: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詹的德国来作持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长王毅

材料三:中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提及日本制造屠杀了30多万中国人民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外务省29日已就此向中方提出抗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就南京大屠杀表示:“不否认旧日本军在南京进行的杀伤及掠夺行为+但关于死难者人数存在各种意见,日本政府来予断定。”

——环球网报道

(1)材料一中中日两国派人到德国学习,是因为两国都在进行着关乎本国命运的改革,

两国的改革性质有何不同?(2分)

(2)俾斯麦的预言在材料二中提到的哪一年应验?(1分)该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

么影响?(1分)

(3)结合材料一,那时德国因经济突飞猛进而受到亚洲国家热捧,这与什么事件有关?(1分)该事件与1914年的人类浩劫有何内在联系?(1分)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中日关系怎样才能走出僵局?(1分)

 

查看答案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第聂伯河水电站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根据材料一中图示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1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1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6分)为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某小组同学找到以下材料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将1917到1921这五年笼统称作“五四时代”,并划为两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在第二十阶段,学生们便成为主力,发动对中国某些传统和守旧主艾的全面攻击。于是活动范围超出纯粹思想界以外。”

材料二: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粱启超

材料三: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彭明《五四运动在三次历史巨变中的地位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第一个阶段”指的是哪一史实?(1分)材料一“在第一个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他们的思想指的是何种思想?(1分)材料一中“五四时代”的两个阶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1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史实说明五四运动是如何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中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一新提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

(4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鄢么,历史在哪里呢?请根据描述,各举出一例史实(请用古代史史实)。

(1)历史在记忆里,人们编撰著述,就是为了以古鉴今。(1分)

(2)历史在古迹里,人们可以通过冰冷的物体寻找通往古代的痕迹。(1分)

(3)历史在科技里,人们可以通过发明创新,去探索人类社会独一无二的创造力。(1分)

(4)历史在思想里,人们可以通过哲学淙教去寻找社会真理。(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