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长城早在1987年就成为中国申报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则仍然在为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造成这种状况,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因为作为活着的运河,大运河不断被升级改造,发挥着现实的航运、输水、灌溉等功能,历史与现实的共存,让人们暂时忽略了大运河作为历史遗产的价值,一直没有将其视为文物或文化遗产。外因是,国际上对于像丝绸之路、大运河这样长距离的线形文化遗址遗迹,以什么样的形式申报,整个还是拆零,选择有代表性的遗址、遗迹还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看待,认识还没有统一,故没有颁发申报许可证。
——王健《大运河与长城:中国古代文明的双子星座》
材料三 大运河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伟大杰作。中国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在功能上各有侧重,长城主要是防御(但也发展了经济),运河主要是繁荣经济(但也为防御起过重要作用),堪称姐妹篇之作。这两项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在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上也同样的突出。仅就万里长城的躯体而论,它有几千里是利用自然的河流、高山险阻和断续烽燧所构成的,并未修筑城墙,纯属自然屏障。而大运河的自然因素和结合就更加明显。大运河“半是天工,半是人为”这一点可能历史上没有人特别强调提出过。我们在沿京杭大运河区段考察时,看到很多段落,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扬州、湖州等等地段,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也正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应该结合这样突出的特点加以发挥。通过我们的深入研究,将能够为大运河的前途和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形式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
——罗哲文《大运河与长城媲美》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上述两大工程走向上有何不同。(1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大运河未能颁发申遗许可证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大运河和长城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谈谈应该如何确保大运河申遗成功?(3分)
仔细观察下面的《19世纪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子母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天皇居住地 B.幕府所在地
仔细观察下面的《卢沟桥事变前形势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 )
A.九一八事变发生地 B.“双十二事变”发生地
(2)请根据图片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唐中央政府设吏、户、礼、兵、邢、工六部。此时尚谈不上内阁制,只是其设官分职已有相当的组织与秩序。隋唐以来——本书以之与宋联系称之为第二帝国——与汉代官制有一基本不同之处,即是中央政府派遣地方官,除少数地域外,下达州县。汉朝的征辟,至此不用。隋朝已开始公开的文官考试制度,唐接着予以斟酌地采行,只是三年一度的会试至宋始成为定规。这种公开的考试足以打破过去的世族垄断。因着准备考试的读物标准化,雕版印刷出现于600年前后,即可能受此影响。只是如此一来,中国人们今后受官僚制的程度也愈深。唐朝的文官集团有18805个建制的职位,加上其他辅助人员,案牍之士与军官一并计算,凡受薪者共368668人,这在中世纪是一个极可观的数目。当日中国总人口可能为五千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十章》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将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唐中央六部都隶属于尚书省。 ( )
(2)唐朝已经实行内阁制。 ( )
(3)唐朝的所有官员都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派遣。 ( )
(4)唐朝继续推行了隋朝开始的公开的文官考试制度,并形成了定规。 ( )
(5)隋朝开始的文官考试导致了中国人受官僚制的程度加深。 ( )
据报道,2014年4月12日,前台湾行政院院长郝伯村参访湖北宜昌石牌,指出石牌是拱卫陪都重庆的门户,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石牌保卫战对抗战胜利意义十分重大,保卫了四川抗战基地的安全,致使日本再也没有大规模向大西南进攻的军事机动力。那么,斯大林格勒战役对苏德战争的意义是( )
A.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C.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D.保卫了莫斯科,扭转了战争格局,变防御为进攻
新华社消息,2013年5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观完某二战重要会议遗址后发表讲话,指出:该会议向日本法西斯发出了最后通牒,重申了日本必须归还所窃取的中国东北、台湾等岛屿,这是用几千万人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胜利成果,是二战战后和平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会议遗址位于( )
A.慕尼黑 B.华盛顿
C.雅尔塔 D.波茨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