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代中期,一部名为《真元妙道要略》的书,记载了当时的一位道士炼制“丹药”的过程:...

唐代中期,一部名为《真元妙道要略》的书,记载了当时的一位道士炼制“丹药”的过程:以雄黄、硫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研制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材料讲述的是火药发明的过程,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炼制出来的。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点治国措施

A.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B.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查看答案

美国是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纵观美国历史,美国善于变危机为转机,变机遇为机会,实现跨越发展、持续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下面两张图片,分别说明美国在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面临怎样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谈谈美国在把这两次危机变为转机中,怎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美国抓住历史机遇,后来居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举例说明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成就?(1例即可)(1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都面临着法西斯主义的严重威胁。美国从什么事件开始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阵营中来,和中国、俄国等国家一起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分)

 

查看答案

实现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现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在近代(现代)的每一个关头,都需要作出选择;每一个选择,都确定着中国的走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临着是选择依附西方,任由民族危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争取现代化,还是选择救亡进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中国仁人志士们选择了后者。请说明近代中国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彻底的胜利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真正使得中国人民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2分)

面临着选择建设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还是选择资本主义,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中国仁人志士选择选择了前者。请指出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3)面临着选择照搬别国模式,以教条的态度建设现代化,还是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仁人志士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最终选择了后者。其中,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农村改革中采取了什么措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重新确立了什么经济所有制?(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4年甲午战争:救亡图存的起点

近代自美国的佩里利用武力敲开日本的国门之后,日本人得以重新认识世界,对西方文明的拜服,促使其决心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上全面学习西方。……

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让日本“赌博式”的侵华计划得以奏效,沉重的割地、赔款条约成全了日本的快速崛起,也成为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此为节点的60年,“驱逐日寇、抵抗侵略”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主旋律。日本取代欧美列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侵略者后,其对中国的奴役和压迫,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残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材料二    1954年再逢甲午:走向复兴的开端

1954年甲午年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走向复兴的真正开端。

……这部由毛泽东亲自挂帅、参加讨论人数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的宪法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等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的基本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法治国的开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材料三    2014年又逢甲午:由富到强的节点

2014年又逢甲午年。因为特殊的年份和敏感的钓鱼岛争端,日本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和自我“刮骨疗伤”的改革勇气,已经注定了我们的使命任务不能也不会再局限于“战胜日本”。然而,随着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右翼势力迅速抬头、在扩军修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让我们不得不时刻“警惕日本”。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义甲午年,怎样规划好今后60年的建设蓝图,需要我们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对日斗争方针和国际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上均摘自孟祥青《三个甲午年   中国命运的三大转折》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日本“全面学习西方”是指什么改革?举例说明日本“对中国的奴役和压迫,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残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部宪法的地位和意义。(2分)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我国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根据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日关系。(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长城早在1987年就成为中国申报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则仍然在为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造成这种状况,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因为作为活着的运河,大运河不断被升级改造,发挥着现实的航运、输水、灌溉等功能,历史与现实的共存,让人们暂时忽略了大运河作为历史遗产的价值,一直没有将其视为文物或文化遗产。外因是,国际上对于像丝绸之路、大运河这样长距离的线形文化遗址遗迹,以什么样的形式申报,整个还是拆零,选择有代表性的遗址、遗迹还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看待,认识还没有统一,故没有颁发申报许可证。

——王健《大运河与长城:中国古代文明的双子星座》

材料三    大运河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伟大杰作。中国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在功能上各有侧重,长城主要是防御(但也发展了经济),运河主要是繁荣经济(但也为防御起过重要作用),堪称姐妹篇之作。这两项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在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上也同样的突出。仅就万里长城的躯体而论,它有几千里是利用自然的河流、高山险阻和断续烽燧所构成的,并未修筑城墙,纯属自然屏障。而大运河的自然因素和结合就更加明显。大运河“半是天工,半是人为”这一点可能历史上没有人特别强调提出过。我们在沿京杭大运河区段考察时,看到很多段落,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扬州、湖州等等地段,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也正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应该结合这样突出的特点加以发挥。通过我们的深入研究,将能够为大运河的前途和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形式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

——罗哲文《大运河与长城媲美》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上述两大工程走向上有何不同。(1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大运河未能颁发申遗许可证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大运河和长城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谈谈应该如何确保大运河申遗成功?(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