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6分)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 (12分)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4分)

 

(1)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2年实施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2)特点: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市场交流。 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 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3)认识:三种经济模式的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改革。在两个不同是世界里,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改革调整。首先是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列宁领导下的俄国在1921年苏俄,抛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则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其次在资本主义阵营里。美国面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下,罗斯福总统于1932年实施新政改革、 (2)俄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在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部分国家无力经营的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其特点是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因为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了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废除了新经济政策,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新中国建立后照搬了斯大林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尝试了近二十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改革开放才发生改变。特点是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这种发展和完善使得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逐渐摸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用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其实质也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了局面的调整,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其结果是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罗斯福新政也为美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3)在三种经济模式的改革中,苏俄和中国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美国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了调整,改革的实质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俄的改革是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增加了市场的调节手段;而美国改革则是减少市场自由的生产,采取计划,增加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与调节。他们共同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也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设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退出《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而其他超国家的行为体和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因此,该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越演越烈。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均势,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次,欧洲民族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民族国家之间在领土和人口上的斗争,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重要力量,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德国政府要人表示:“谁签订和约就让谁的手烂掉。”只是在协约国再次进行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德国才不得不签订和约。和约刚刚签订,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一矛盾?有什么后果?(4分)

 

查看答案

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时间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的天文望眼镜

牛顿力学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

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明后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

瓦特、法拉第、达尔文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化学,力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提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材料三:清雍正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则少一耕稼之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0----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需知识,指出16---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6分)

(4)以上材料和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分)

 

查看答案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欧仁·鲍特埃的《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它的创作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不朽的文学作品,也因此得到了后世的尊敬,下面这些尊称中哪一项不是他的?(    

A.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B.心理描写大师  

C.天才的艺术家         D.俄国革命的镜子

 

查看答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