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9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

(9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1分)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2分)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如右图

满分5 manfen5.com

(3)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3分)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5)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1分)

 

(1)大化改新。(1分) (2)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分) (3)暴行: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或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2分) 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1分) (4)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巨大的民族牺牲。(2分) (5)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③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任写其中一点或言之有理皆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唐朝从贞观年间,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使成员素质较高,以便更好地吸取唐朝文化。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引向资本主义;而日本则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到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使日本能够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3)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日本在近代史上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所犯下的罪行。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曾经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曾经制造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还用中国人做研制细菌武器的深入活体实验。第二问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人民带来的伤害,由于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除了给被侵略国家人民造成伤害之外,也给日本人民带了伤害,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同样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也加重了日本人民的负担,许多日本人在战争中饿死和战死异国他乡。 (4)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巨大的民族牺牲。 (5)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发展中日关系的认识。要解答这一题,就要分析如今中日关系陷入冰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和对待侵略历史问题上挑衅中国的底线,由此可以得出中日关系要健康发展,两国应该“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③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邓小平(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篇章一:戎马生涯

材料一  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见下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920年

赴法国勤工俭学,年仅16岁

2921年

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9年

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

1934年

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

参加在    ①    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947年

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1948年

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②     

 

(1)根据材料一完成①、②两处填空。(2分)

(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1分)

篇章二  开国元勋

材料二  如右图

满分5 manfen5.com

(3)作为开国元勋的邓小平,建国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2分)

篇章三  总设计师

材料三  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4)请结合图片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3分)

 

查看答案

(9分)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2分)

【经济篇】

材料二  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2分)

【思想篇】

材料三  如右图

满分5 manfen5.com

(3)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2分)

【教育篇】

材料四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4)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5)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1分)

 

查看答案

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罗斯福新政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增强

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开始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④苏联解体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查看答案

某校九年级一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