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在此举行。上午8点50分,日军受降代表冈村宁次等7人分别从3辆汽车下来,跟在中方人员后面,“手里拿着帽子,低着头走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们不可能再趾高气扬,不可能了。”
——摘自《我的抗战Ⅱ》解说词
材料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1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题为《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亚太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王冠中说,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过任何国家,从未主动挑起事端,也绝不接受他国打着“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挑事闹事。
——摘自2014年6月2日《广西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一是哪一战役之后的结果?(1分)与图二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冈村宁次为什么“不可能再趾高气扬”?(1分)这对中国而言有何意义?(2分)
(3)近年来,少数国家肆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权益。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不能照抄原文。2分)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克隆技术对人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直引起人们广泛的争议。它诞生于( )
A.文艺复兴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由此引发了( )
A.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反犹狂潮 D.法西斯政权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