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应是
A.斯大林模式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当今,联合国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开始于
A.《九国公约》的签署 B.联合国建立之初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D.冷战结束后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其中不少黑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 | 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惟一途径。
|
B | 1955年,中国政府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 彻底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
|
C |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 标着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D | 二战以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 | 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
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 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珍妮机的出现 B.纺织工厂的涌现
C.火车投入运营 D.远洋轮船的使用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力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