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 90 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 20 多个。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1 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1 分)和作用是什么?(2 分)
(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2分)
(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博大的气概,壮美的景观,发达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使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像天堂一样富丽堂皇和繁荣的巴格达、拜占庭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当时的巴黎、伦敦、威尼斯、佛罗伦萨了。当时的长安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大量的日本人、新罗人、骠国(缅甸)人、真腊(柬埔寨)人、天竺人、狮子国人、波斯人、大食人等长期居住在中国,经商、生活,甚至参加科举,在唐政府任官。
——摘自中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的出超国,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清政府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实行闭关政策,千方百计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如康熙时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想打造 100 艘远洋帆船,与外国商船竞争,即被诬为结交海盗。早就活动在东南亚各地的中国商人和华侨,清政府也不给予支持,雍正帝曾说“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被外商所垄断。此外,清朝的闭关政策还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如何?(1 分)原因是什么? (2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1 分)及后果。(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唐朝的对外开放与清朝的闭关政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 分)
1921 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新宪法 D.赫鲁晓夫改革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规定出自下列哪一文献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许多英模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对下列哪位人物的评价
A.邓稼先 B.钱学森 C.王进喜 D.焦裕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