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波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图一 1980年的深圳 图二 今日深圳
(1)材料一提到的是哪次会议?(2分)做出了什么战略决策?(2分)起到什么作用?(2分)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3分)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30多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4)
(16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7年8月1日,朱德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城里国民学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同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后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3分)材料显示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最大成果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2)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怎样的改革目标使得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2分)在这一探索过程,我们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
(3)中共对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共同之处?(4分)
(18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文件?(2分)这一文件发生在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2)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2)这条“路”是指什么?(2分)这条路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包”的理解。(2分)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2分)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4)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2分)
《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设经济特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设特别行政区 D.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