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材料四:“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 (2分)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1分)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 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2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
(8分)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距今有多少年?(2分)
(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2分)
(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2分)
(4)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什么影响?(1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1分)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华罗庚
C.邓稼先 D.袁隆平
历史老师在讲述社会生活的变迁时说:“我爸爸年轻时用票证购物,现在我用信用卡购物。”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科教兴国的重要决策 D.“求同存异”的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