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行至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2分)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2分)这句话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2分)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2分)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此次变法的影响。(3分)

 

商鞅(或卫鞅、公孙鞅)。(2分)不守旧,勇于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分) 法家。(2分) (2)秦孝公。(2分) 奖励军功;奖励生产。(2分+2分) (3)经过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认为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体现了商鞅不守旧,勇于创新的精神;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诸子百家中法家主张改革的思想。 第(2)问,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材料中的“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说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奖励生产。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以及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过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百家争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三: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请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4分)

(3)材料三中惨遭杀殉的是什么人?(2分)从中得到哪些认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期?(2分)哪一个诸侯国?(2分)

(2)桓公能够“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3分)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7分)

①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_____。

②半坡聚落是____流域原始农耕文化典型代表。

③相传_____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④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采取的外交政策分别是_____和_____。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有关夏商西周更迭史实的表格填写完整。(6分)

朝代

建立时间

国都

建立者

亡国之君

夏朝

 

阳城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幽王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C.内江之水通过“飞沙堰”引人支流,灌溉农田

D.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