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展览板块,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第一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       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         

来抵御匈奴,它西起         ,东到          。(4分)

(二)汉朝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                   打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2分)

满分5 manfen5.com

(2)据上图回答问题:

a.         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2分)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           ,起点在          。(2分)

c .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1分)

① 河西走廊   ②  新疆境内   ③ 欧洲   ④ 西亚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④③①②

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三)魏晋南北朝

(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2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趋势?(1分)

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2分)

(2)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2分)

 

第一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蒙恬,长城,临洮,辽东。(4分) (二)(1)卫青,霍去病。(2分) (2)a.张骞,西域都护。(2分)b.丝绸之路,长安(2分)c.B(1分) d.①这种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②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2分) (三)(1)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服饰、姓名、婚姻、官制、礼法等方面举例即可。(2分) (2)民族大融合。(1分) 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和睦相处、友好交流。(2分) (2)要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模块: (一)秦朝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历史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课本知识,依据教材阐述进行填空,依据所学知识,秦朝秦始皇时,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汉朝 第(1)问,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教材知识,根据课本知识进行填空,依据所学知识,汉朝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于是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第(2)问,a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和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教材知识,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西域与汉朝的往来日趋频繁,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b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内容,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而来,从而使得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所以起点为:长安。 c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内容,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而来,从而使得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所以选B。 d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至今仍是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魏晋南北朝 第(1)问,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依据教材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话);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穿汉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与汉婚);学习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制);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学汉礼)等内容,所以此题可以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服饰、姓名、婚姻、官制、礼法等方面举例即可,如北魏人说汉族语言等。 第(2)问,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依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这一趋势推动下进行的,它又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第二模块: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结合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交往的史实可知,我国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为主流;所以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应该是:和睦相处、友好交流。 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当今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党在处理民族关系时采用的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正确的政策,这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卫青、霍去病破匈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朝廷,共有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城阳被活埋。

材料二: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2分)

(3)材料一、材料二都涉及对哪一学派的态度?(1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3分)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张三受益于哪项改革措施?(1分)

(3)材料一的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改革内容是什么?(2分)

(5)材料二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据中国历史朝代歌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东汉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1)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和所学知识,填写下列所缺的朝代名。(5分)

 

 

 

 

 

(2)截止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哪些?(3分)

(3)南北朝之前,都城在洛阳的政权有哪些?(4分)

(4)“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与破釜沉舟有关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查看答案

两汉时期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贡献的人有(    )

①张骞 ②卫青 ③霍去病  ④班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