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1分)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1分)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他”的历史地位,并列举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3分)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试说明理由。(4分)

 

(1)孔子、韩非(2分,顺序不可颠倒);儒家、法家(2分,顺序不可颠倒)。 (2)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1分);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1点1分,2点即可)。 (3)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韩非主张“法治”(1个主张1分,各举1例);观点(1分);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孔子和韩非子的相关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广收门徒,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所以材料一中的“他”指孔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所以材料二的“他”指韩非子。 (2)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成就及主张。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还提出了“当仁不让于师”等主张。 (3)本题考查的是孔子和韩非子在治国问题上的不同。孔子和韩非子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截然不同。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统治。赞同孔子的主张,因为“以礼治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孔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韩非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司母戊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4例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4分)

(2)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4分)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2分)请举出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4分)

 

查看答案

(10分)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          

纸上谈兵            巨鹿之战          

卧薪尝胆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商鞅变法         晋文公

立木为信            长平之战         秦孝公

 

查看答案

秦末农民起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大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查看答案

2014年安徽省民政厅下发名为《关于同意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更名为大泽乡镇的批复》的文件,正式恢复大泽乡地名。大泽乡,历史地名,这里曾发生

A.焚书坑儒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国人暴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生,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家人却经常挨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