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6分)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

(6分)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1分)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

(2)“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1分)

(3)这次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2分)

(4)此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

 

(1)封建制度(封建专制制度);闭关锁国政策 (2)鸦片战争 (3)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加快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这里的“旧制度”指封建制度。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1840年,英国人以中国禁烟为借口,炮轰广州,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第一次较量,结果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3)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所以《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 (4)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烟;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烟·《南京条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运动?说出这一运动的起止时间。(3分)

(2)材料一中曾国藩的话,反映了这一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剿发捻”指的是镇压哪一农民运动?(2分)

(3)材料二中的海军具体是指哪支海军舰队?(1分)

(4)如何评价这场运动? (3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3分)

(2)三个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1分)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查看答案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