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

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羽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破釜沉舟               晋文公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 (2)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3)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末年,出现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在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夫差强迫勾践赴吴国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勾践遭耻辱后,三年后回国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睡觉睡在柴薪上,以此明志,最后灭吴雪耻,并问鼎中原,称霸一时。 (4)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问鼎中原。问鼎中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秦朝推行的

A.分封制      B.王国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有一朋友声称自己家里收藏有以下文物,请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帮他鉴别一下,哪一件肯定是假的?

A. 战国时齐国的刀形币                   B. 秦朝的五铢钱

C. 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                  D. 商朝的铜尊

 

查看答案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

 

查看答案

秦中央政府的官职中太尉负责管理的职务是

A.行政       B.军事       C.监察       D.教育

 

查看答案

在一部反映战国时期的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场景

①步兵手握兵器    ②农民用青铜农具生产    ③农民使用牛耕田    ④骑兵在战马上嘶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