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英法联军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魏晋时期,既有国家分裂,但也有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分天下有其一,……,官渡之战挫袁军。”
材料二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三 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请回答:
(1)材料一称赞的是 (人名)?“袁军”是指 领导的军队?(2分)
(2)材料二中洛阳的繁荣与北魏哪个皇帝的改革有关?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3分)
(3)材料三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情景?从材料中找出导致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3分)
(4)从材料三南北经济的发展原因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1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著名的关口——玉门关遗址(见图)
材料二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西汉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地区称作 ?该地区归中央政府管辖是在公元前 年?管辖这一地区的机构叫 (机构名称)?(3分)
(2)汉武帝派 向西出使形成了丝绸之路?它的起点是 (城市)?(2分)
(3)你认为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何现实意义?(2分)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永恒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第一篇章 适应自然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两幅图片
(1)和材料一住山洞比,材料二中远古时代人们的居住条件变成住 (1分)
(2)材料二中图一房屋是 原始居民建造;图二房屋是 原始居民建造。(2分)
第二篇章 利用自然
材料三 “尧时,水……滥于中国”
——孟子《腾文公下》
材料四 四川平原上……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余秋雨《文化苦旅》
(3)材料三反映了尧时存在什么严峻的问题?谁为治理此问题三过家门而不入?(2分)
(4)材料四指的是哪项“水利工程”?它使四川成都平原获得了什么美称?(2分)
第三篇章 感悟自然
材料五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不误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孟子《梁惠王上》
(5)材料五体现了孟子“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主张,对你有何启示?(2分)
现今有不少人喜欢“鉴宝”。如果让你对以下宝贝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鉴定,结论是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