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2分)

(2)你知道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展的五四精神是什么?(2分)

(3)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2分)

(4)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2分)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分) (2)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赤子之心。(4分) (3)见解析(4分) (4)提示:五四精神在新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可围绕如何振兴中华,立足本职,乐于奉献等方面来谈谈。(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国贼指和二十一条的签订有直接关系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国权是指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归结起来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多远,要求语句通顺,符合时代背景,富有感召力。 (4)核心是爱国,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今天我们发扬五四运动,可以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的精神,总之本题比较开放,五四精神还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考点:五四爱国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看看下边的图,结合你所了解的情况,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满分5 manfen5.com

交通:                                                     2分

通信:                                                      2分

文化生活:                                                  2分

社会习俗:                                                  2

 

查看答案

把下列人物的代号填在与其相应的成就前面的括号里:

A 徐悲鸿       设计修建了京张铁路

B 严复         撰写《制碱》一书,成为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

C 詹天佑       中国国歌的作曲者。

D 聂耳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E 侯德榜       《黄河大合唱》创作者。

F 冼星海       以画马著名的、有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高尚气节的画家。

 

查看答案

把下列事件的代号填在相应的时间后面的括号里:

1840年       A 五四运动

1898年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11年       C 全面抗战开始

1919年       D 戊戌变法

1921年       E 辛亥革命爆发

1937年       F 鸦片战争爆发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中国一部分人投资工业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一战帝国主义暂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马小虎的曾祖父是一名中国早期 摄影爱好者。他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张由于年代久远变得非常模糊,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于广东某某”的字样,马小虎的同学各抒己见,其中不可能的是

A.林则徐 摄于虎门销烟时 

B孙中山 摄于国民党“一大”会址

C.周恩来 摄于黄埔军校校址 

D叶挺 摄于北伐战争前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