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

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    D.

 

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本题考查的是: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3课 华夏之祖 点评:本题是课本简单知识点的考查,这是历史试卷中的主要考点,我们必须掌握准确,并能熟练运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4日开启访问欧洲行程。应邀将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

国事访问,并访问欧盟总部,同时出席在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以下内容均摘自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8分)

报道一(荷兰之行):访问期间,习近平将会见荷兰王国第七代君主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会见议会领导人,并同首相吕特举行会谈。

(1)依据材料判断,荷兰是什么政体的国家?这一政体确立的法律依据最早来源于哪部文献?(2分)

报道二(法国之行):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27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集中出现于哪一思想解放运动?(2分)

报道三(德国之行):习近平28日应邀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引用《浮士德》回应“中国威胁论”:有些人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歌德作品《浮士德》中的人物),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但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3)20世纪以来体现“国强必霸”这一陈旧逻辑的国际性会议不少,试举一例(1分)

报道四(比利时之行):3月31日,习近平会见比利时国王菲利普。习近平表示,这是我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访比利时和欧盟总部,具有特殊意义。

(4)欧盟的前身是哪一组织?欧洲的联合呈现怎样的趋势?(2分)

报道五(出席安全峰会):我们要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使各国政府和核能企业认识到,任何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核能发展都难以持续,都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采取切实举措,才能真正管控风险;只有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持续发展。

(5)综合上述所道,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此事国事访问基本出发点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查尔斯·P·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开始的这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与推广;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利用。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并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

材料三: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国家

年份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比利时

193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49

174

113

100

112

101

109

1955

219

134

178

149

150

135

 

 

 

 

 

 

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为基数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五: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学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事实与英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1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和新动力 (2分)

(3)材料三中,20世纪50年代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国家?(1分)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1分)

(4)在材料三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帮助下,日本经济在二战后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材料四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1分)

(5)根据材料五,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然而,“和平与发展”是永久的主

题,就此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半个世纪以来的大国之间的关系。(7分)

材料一:

条约一

条约二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撒斯和洛林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条约二表面上“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质上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1分)会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1分)

材料二: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战胜共同敌人的重要性;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哪一国际组织成立?(1分)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

(3)材料三节选自一国际性会议,此次会议也决定战后成立国际组织,该国际组织是指?(1分)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4)材料四是哪一政策的产物?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二战后形成何种世界格局?(2分)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在国际政治关系变幻莫测的当今,我国应怎么做才能处于有利地位?(1分)

 

查看答案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外改革的历史,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8分)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 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1分)

(2)变法中对于封建制度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同样在这一年,大清恭亲王奕訢等大臣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自救运动开始了。

(3)材料二中“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的开始时间?(1分)同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指出日本改革中最高瞻远瞩的一款措施。(1分)

材料三: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

(4)材料三中为改正现实生活中的这一“错误”,苏俄进行的政策调整是什么?(1分)

材料四:“……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摘自罗斯福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5)根据材料四中的现象指出罗斯福就职时面临的困境。(1分)针对这一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渡过困境,这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怎样的借鉴?(1分)

(6)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片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他研究的课题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美苏“冷战” 

B.美国霸权主义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世界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