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此题可使用排除法,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排除;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种植水稻,排除;粟(即小米)主要产地是在北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粟。所以此题选D。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二: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2分)

(3)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2分)

(4)这些措施的实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5)除材料一材料二外还有哪些改革内容?(4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分)

(2)材料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分)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分)

(4)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

请回答:(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    经过地:B:      。两关:C:      、D:         。(8分)

(2)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2分)

(3)如何评价丝绸之路?(2分)

(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1分)达到目的了吗?(1分)有什么收获?(2分)

(5)西域都护府何时设立? (2分)职责是什么?(2分)有什么意义?(2分)

 

查看答案

石窟艺术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北朝时著名的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   

A、河南洛阳                B、四川成都

C、江苏南京               D、山西大同

 

查看答案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它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商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