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确切地讲,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地区与西域...

材料一:

确切地讲,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地区与西域月氏、龟慈、安息等地商贸往来频繁而逐渐流传于中原大地的。无论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的“伊存授经”之记载,还是广泛流传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白马驮经”之美谈,都反映了佛教初传中国的情形。注重史料考证的史学家可以认为这些仅属传说之列,传说虽可掺糅不实之言,但事出有因则可断言。对于佛教初传中国的诸多传说当都作如是观。

——《佛教两千余年来对我国社会文化影响漫谈》

材料二:

第四届海峡两岸(威海)道教文化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7日在文登市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台湾省道教会理事长陈绿星、台湾正宗全真道教会理事长巫平仁、台湾省道教会执行长刘弄潮等38位道教界人士到会。

——华夏经纬网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是由谁来完成的?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最后到达了哪里?

(2)材料一中对佛教传说与史实的论述,你认为是否正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判断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什么地区?

(3)材料二中的“道教”兴起于何时?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什么?“台湾”在三国时称作什么?

(4)佛教和道教对我国哪一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材料中提到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是由张骞来完成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最后到达欧洲。 (2)正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判断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 (3)材料二中的“道教”兴起于东汉。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台湾”在三国时称作琉球。 (4)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是对丝绸之路的考查,张骞通西域后,我国开通了一条从长安向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要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佛教传说与史实的论述,虽是传说,但也证明了佛教在西汉时已经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3)主要考查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基础知识,根据课本可以作答。台湾”在三国时称作琉球。 (4)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点: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与传播;道教的兴起;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是在哪一年?“新皇帝”是指谁?

(2)材料中说:“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一制度被称为什么制度?材料中的“首都”是指哪里?说出一个秦朝“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3)材料中说:“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其中统一的“货币”指什么?除了材料中所说的以外,请再说出“新皇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其它措施。

(4)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他在位时统一铸造的钱币是什么?

 

查看答案

申枨(chéng),字周,春秋鲁国人。早年随孔子学习,每次和别人辩论,从不轻易让步。申枨学习很刻苦,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被称为申子。据传,申枨为避战乱,在文登隐居讲学,死后葬在城北村南。申枨等的言传身教是“文登学”的最早源泉,使文登成为颇有名气的“文士之乡”。

——摘编自山东省情网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申枨”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2)材料中说申枨“每次和别人辩论,从不轻易让步。”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氛围我们称为什么?形成这种学术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中说“申枨为避战乱,在文登隐居讲学”,这里的“讲学”讲的是哪个学派的学说?作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申枨在文登隐居讲学,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东晋的           的代表作《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查看答案

420年,大将      自立为帝,国号宋,建立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        

 

查看答案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       。317年,东晋建立,都城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